發布時間:2022-04-11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6382
在實際生活中,大家所用的終端一般搭載單天線或者MIMO天線,其增益不高且單天線輻射方向圖的3dB波束寬度都比較寬。在很多長距離通信的需求中,需要有強定向性天線(比如基站天線等)來彌補空間衰減。
如下圖所示,激勵半波振子,其H面方向圖為一個圓,說明其輻射能量在水平面可實現360°覆蓋,無方向性。但加上一根或幾根無源振子并排放置后,其H面內的方向圖將變得有方向性。
一般而言,引向器數目愈多,引向能力愈強,但其并非線性關系,因為邊緣各引向器上的感應電流會逐漸減弱。
由許多相同的單個天線(如對稱天線)按一定規律排列組成的天線系統,也稱天線陣。俗稱天線陣的獨立單元稱為陣元或天線單元。如果陣元排列在一直線或一平面上,則成為直線陣列或平面陣
在平面口徑天線簡談一文中,我們提到了定向性和口徑效率。為了滿足通訊、雷達、導航、微波著陸、干擾和抗干擾等系統日漸嚴苛的需求,有必要將天線單元組陣來提高天線的增益,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
接下來從理論出發理解下天線組陣后為什么能提高增益(以均勻直線陣為例):
帶入積分運算,考慮到,可以替換積分上下限進行進一步運算。
因此等幅同相激勵的均勻直線陣,其最大增益可表示為:
這里為布陣長度,可以看出單元間距固定的情況下,單元數量與增益理論上呈現線性關系。這個公式同時也可以說明,當布陣尺寸固定的情況下,盲目增加天線單元對提升陣列的增益是不一定有用的。這里又衍生出了稀布陣的概念,稀布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天線單元以降低工程成本,而且在布置陣元上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從而獲取更加優越的天線性能。0 3固定布陣長度的線陣
如下圖所示是一個貼片天線線陣,現在固定總布陣長度為:單元數量*單元間距=100mm。由于CST建模里的Translate操作支持全變量建模,因此可以固定天線單元y軸方向的尺寸為12.5mm,x軸方向的尺寸設置為100mm/單元數量,將單元數量設置為變量進行掃參,這樣就可以仿真固定總布陣長度下均勻布陣時,不同單元數量對應的實際增益變化。
下圖是不同單元數量的情況下,1單元的端口反射系數。17GHz的S11基本在-15dB左右,端口匹配良好。
在12.5mm×100mm尺寸下,口徑效率達到100%時,17GHz對應的最大增益為:
[敏感詞]對比不同單元數量時,所有單元等幅同相激勵下,17GHz的定向性。
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單元數量過于稀疏,定向性會下降,而且第一副瓣會較高。單元數為8和10的定向性基本一致,前者單元間距更大,單元之間的隔離度更具優勢。
總的來說,布陣尺寸確定的情況下,盲目增加天線單元不一定能提升天線增益,反而還可能導致天線單元之間的隔離度惡化,進一步降低天線增益等。單元間距和單元數量需要視陣列的波束掃描角范圍和單元隔離度,以及實際成本預算等具體要求而定。
以上便是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內容采摘自網絡,意見與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br/>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