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8作者來源:金航標瀏覽:1963
一、方案背景
2015年,基于互聯網大腦模型,城市大腦的定義被首次提出。2016年,杭州開始了世界[敏感詞]城市大腦建設計劃。2020年,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新基建等一輪輪科技浪潮的推動下,“城市大腦”成為城市建設和前沿科技領域的新熱點。
數據資源共享為城市大腦建設提供了新保障。多年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許多城市已經建成數據資源共享平臺,為城市大腦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新型基礎設施為城市大腦建設提供了新支撐。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為構建城市數字模型提供了實時數據,推動城市運行態勢即時感知。
城市大腦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新手段。城市大腦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提供了數據集中匯集、態勢實時分析、物資統一調配、事件綜合指揮等重要作用。
二 、中移集成解決方案
01 建設原則
城市大腦遵循以人為本、統籌節約、創新引領、平戰結合、安全可控的建設原則,以科技服務社會,以創新帶動發展,為城市智慧化轉型升級帶來新動能。
堅持以人為本:
以便民、利民、惠民為根本原則,解決城市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提升公眾獲得感、體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統籌集約:
充分整合和利用現有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最大限度發揮已有資源的作用,減少重復建設。
堅持創新引領:
結合城市發展現狀,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創新城市治理運行新模式,滿足政府、企業和市民等多方面需求。
堅持平戰結合:
著眼“平時好用、戰時管用”,做到平戰結合、統一調度和應急聯動,實現城市態勢全面感知、隱患及時排除、問題實時處置和趨勢前瞻洞察。
堅持安全可控:
積極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深化關鍵基礎設施、關鍵數據資源保護,定期開展檢查、等級評測和風險評估。
02 整體架構
城市大腦作為智慧城市的中樞神經系統,由智慧應用群、平臺層、業務層、城市綜合運營指揮中心構成。平臺層基于OneCity的大數據平臺、集成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實現對城市智能應用的數據對接和能力接入,并建設視頻云網平臺整合城市視頻監控資源。城市大腦業務層基于數字孿生底座,提供城市體征監測、城市資源管理、城市事件管理等功能,向上賦能智慧城市交通決策、衛生健康、政務服務、應急管理等業務場景,解決城市管理的難點痛點。
城市大腦整體架構
001 城市大腦指揮中心
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建設遵循“平時好用、戰時管用”原則,將指揮中心建設成“監控中心”、“指揮中心”、“匯報中心”。
指揮中心建設內容
監控中心: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在平時的城市運行中,承擔著監控中心的職責。通過整合智慧城市各個領域的業務系統,指揮中心可隨時查看城市不同方面的運行情況。
指揮中心: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承擔著指揮調度的職責。指揮中心聯合多部門協同,提供聯合應急指揮能力,支撐城市突發事件快速智能響應。
匯報中心: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可承擔匯報中心的職責。可用于政府專題匯報、領導決策會議等,是城市綜合實力的體現。
002 指揮中心融合通信調度系統
城市大腦指揮中心通信調度系統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通信資源,完成各專業通信系統的互聯互通,具有有線指揮、無線調度功能,用于支持日常值班通信聯絡和突發事件應急指揮調度時話音、傳真、數據等業務的傳送需要,并能對接入系統中的圖像視頻進行解碼輸出。
通信調度系統
003 數字孿生底座
通過在數字空間再造一個“虛擬城市”,數字孿生底座形成物理維度上的城市實體世界與信息維度上的城市虛擬世界同生共存、虛實融合的新形態,推動城市現實世界的建筑、設施、人、物、事件等所有要素數字化,推動智慧城市資源管理。
視頻云平臺提供視頻接入、視頻編解碼、視頻存儲、視頻分發共享、運營管理等功能,基于數字孿生地圖, 實現對城市視頻資源的視頻數據統計、視頻分布查看、視頻應急調度、視頻接力監控等功能。
城市大腦人工智能平臺基于視頻云網平臺對接的視頻源,以AI能力賦能視頻分析,為城市大腦提供研判預警、輔助決策的基礎能力,提升城市大腦感知能力,無間斷監測城市安全態勢,做到事件告警實時觸達。
001 城市體征監測
構建城市運行狀態監測指標體系,通過各種圖表和可視化形象展示,打造城市運行狀態儀表盤,重點開展人口態勢、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產業發展、政務服務等領域的運行狀態監測。
城市大腦資源管理主要實現對城市智能部件、視頻監控、應急資源、警力資源的統一管理和調度。
智能部件管理:基于5G和物聯網等數字新基建設施,實現對能源供應設施、環保監測站點、地下管廊、市政設施、自然災害等運行狀態的動態監測和全方位感知,開展城市生命線運行監測,推進城市全域可感知。
視頻監控資源管理:城市大腦視頻資源管理基于視頻云網平臺,整合城市視頻資源,實現城市全量聯網監控攝像頭的視頻統一接入、統一管理和調度。
應急資源管理:城市應急資源管理支持對救援隊伍、救援裝備、救災物資、專家等數據進行統一集中管理,并建立全面、真實的應急資源動態數據庫。
警力資源管理:基于警力人員、網格員等手持終端與城腦平臺間的系統聯動,實現一線巡查和后臺管理的實時交互,人員分布實時查看、執法記錄儀視頻查看、遠程通信等功能,提高巡查效率和準確性。
警力資源管理
003 城市事件管理
城市大腦整合公安、應急、消防、安全、氣象、交通等領域信息資源,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城市公共安全態勢感知和實時告警,從事件發生的不同階段進行綜合管理和調度,提升綜合安全防控能力,切實保證城市安全。
城市事件管理
04 應用場景
001 城市綜合管理
通過城市大腦建設,實現城市數據互聯互通,通過數據挖掘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對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監測及預測預警,實現城市全面綜合管理。
針對城市管理中多方數據融合薄弱的問題,建立多渠道、多手段的數據采集機制,通過網格系統、城市部件感知、視頻監控、人員上報等多種方式實現城市全方位、全時段、精細化的生態管理體系。
針對城市管理中預警聯動響應遲緩的問題,建立市、區、鄉(街)、村(社區)四級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聯動機制,以社區防控為主,開展精細化網格治理,實現網格化、地毯式、全生命周期的綜合管理,和快速響應、高效聯動的處置能力。
002 政務服務管理
城市大腦整合數字政府建設中各政務應用數據資源,構建信息共享體系,輔助數字政府政務決策,實現政務服務管理全流程可視化。
針對政務管理中跨部門信息共享難的問題,基于城市大腦底層OnCity大數據平臺,建立跨部門、跨行業的信息共享機制和數據目錄,實現城市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共享開放、安全可信,從而解決城市數據孤島難題。
針對政務管理中決策數據單一問題,依托城市大腦實現政務服務過程中全流程可視化,輔助數字政府監督管理,打造廉潔、高效、透明的數字監督系統。
003 公共安全管理
針對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利用率低的問題,城市大腦建設視頻云網平臺,整合城管、公安、交通、安防等領域監控資源,實現城市視頻資源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程可控、全面智能。
針對公共安全領域智能化能力薄弱問題,通過城市大腦人工智能平臺的實時監測分析技術,提升城市在社會治安、生產安全、自然災害等場景的預警和處置能力,實現城市大腦指揮中心與公安指揮中心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
004 突發應急管理
城市大腦建設,可以優化跨部門協調機制,構建城市級的突發應急響應處置體系,解決城市面對突發事件時應急處置的短板和不足。
針對城市突發事件響應不及時的問題,城市大腦建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職能化系統,全面接入應急、網格、交通、電信、監控、社區、城市運行等實時動態數據,形成平戰結合、迅速響應的應急管理能力。
針對跨部門協調聯動較難的問題,城市大腦構建不同級別的應急預案體系,整合疾控、衛健委、應急局、社區、儲備中心、醫療、衛生、公安、消防、運營商等多個環節,建立跨部門的聯動機制,提升處理突發社會公共事件的應急響應能力和處置能力。
三、方案優勢
中移集成城市大腦方案中的數字孿生城市采用云渲染技術,集成UE4、Unity引擎優勢,通過插件和節點,將城市大場景模型在云端渲染后,以視頻流形式在本地進行展示。這種將客戶端程序的展示能力和渲染能力分離的方式,擺脫了終端設備硬件限制,讓客戶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任何設備上得到[敏感詞]渲染。同時基于移動5G優勢,實現客戶端和渲染端實時交互,帶給用戶更流暢的體驗。
云渲染與本地渲染對比圖
四、落地項目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智慧城市運營中心項目
新城區運營中心項目立足新城區城市特點,通過搭建數據分析、視頻AI算法、地理信息服務、融合通信等能力,實現城市體征監測、指標預警、事件預警、聯動指揮和輔助決策。項目采用傾斜模型還原新城區真實場景,為新城區精細化管理提供新的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間可根據人員信息快速定位到其居住區域,從而防止疫情擴散。人工智能平臺為新城區各監控視頻點位賦予算法能力,新城區有上萬路攝像頭,如全部替換成智能AI攝像頭,需投入上億元資金,但智慧城市運營中心搭建的人工智能平臺,實現了對視頻的AI賦能,在減少人力成本及工作量的同時,大大降低了視頻探頭升級改造成本。
項目效果圖
“Kinghelm”商標由金航標公司原始注冊,金航標是GPS天線北斗天線研發生產直銷廠家,在北斗GPS導航定位行業非常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研發生產產品廣泛應用于bds衛星導航定位無線通信等領域。主要產品包括:RJ45-RJ45網絡,網絡接口連接器、射頻連接器轉接線、同軸線纜連接器、type-c連接器、hdmi接口type-c接口、排針排母、SMA、fpc、FFC天線連接器、天線信號傳輸防水接頭、hdmi接口、usb連接器、端子端子線、端子板接線端子、接線端子排、射頻rfid標簽、定位導航天線、通訊天線天線連接線、膠棒天線吸盤天線、433天線4G天線,GPS模塊天線等。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通信、[敏感詞]、儀器儀表和安防、醫療等行業。
該內容來自于網絡/中移集成,本網站僅提供轉載,該文觀點立場技術等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Copyright ? 深圳市金航標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7113853號